安卓中文网 > 正文
微软转型ARM产品为何失败?
微软转型ARM产品为何失败?
来源: TGBUS转载 作者: maomaobear 2020-08-31 11:49
9月份,苹果将发布iPhone12,采用AR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也发布在即。

微软.jpg

9月份,苹果将发布iPhone12,采用AR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也发布在即。

而有意思的是,最早把ARM放到桌面端的并不是苹果,而是苹果的老对手微软。

微软早在Windows 8的时代,在第一代平板产品中就支持了ARM,之后微软和高通合作了多次,骁龙820、骁龙835,骁龙855时代都有微软的平板产品。

但是,这些产品无一成功,最新的Surface Pro X在京东仅仅有几百条评论,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差评,反应其兼容性和速度问题。

为何微软做了这么就的ARM产品,却总是失败呢?微软如何做才能成功呢?我们来分析一下。

一、残废的Windows生态

微软现在的Windows技术,在于80年代的DEC公司,当时微软在开发Winnt核心的时候,招聘了DEC的员工,使用了一些VMS的设计思想,开发了Winnt。

这个核心对指令集是不挑剔的,Winnt支持过Alpha、MIPS,PowerPC等指令集。

只要市场需求,Windows是可以支持各种指令集的。Winnt的5.0改名Windows 2000,5.1是XP,后来的Win7也好,Win8、Win10都继承了Winnt的特性,所以微软很容易就支持了ARM。

但问题是,用户不止用一个操作系统,还要用各种软件,而这些软件都是X86的,生态是X86的。

这样一来,就有问题了。微软可以出新操作系统,但是就的程序不支持ARM版本的Windows,这个生态系统是残废的。

所以,Win8的ARM版本失败了。到了Win10,微软学习安卓,搞代码的二进制转化,把X86的程序转换成ARM执行。

这种转换需要重新编译,效率很低。大约只有30%的性能,这样用户体验就无法保障,而且转换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能转,会有很多兼容性问题。

而ARM处理器目前性能还不如X86处理器,结果就是用户体验极差,当然失败了。

二、成功的关键在于兼容生态

其实,对于用户来说,ARM电脑是一个X86电脑的补充,而非替代。

有X86电脑用着,为什么要买一个兼容差,性能低,价格又贵的ARM电脑。

ARM电脑的作用是临时轻办公,这个电脑最好不要多花钱,而是让ARM的其他设备兼职。

为什么要兼职呢?因为ARM自己是有生态的,安卓手机的ARM生态非常丰富。兼容安卓手机生态(安卓平板生态要差很多。)的设备能干很多事情。

这个设备安装一个双系统,平时用ARM手机的程序娱乐,工作的时候,因为安卓平台的APP不适合鼠标窗口操作,没有全功能,切换到Windows状态办公效率更高。

这个时候才需要ARM版本的Windows应急。就是说,用户平时还是用着ARM版本的安卓手机程序。需要轻办公的时候才开启Windows模式。用Windows的残废生态。

因为Windows的残废生态办公,也比安卓更强大,安卓手机生态就没给全功能办公设计。

兼容安卓手机生态,双系统支持Windows的办公应用,这样才有市场需求。

三、微软如何做才能成功?

对于微软来说,它设计的产品首先要兼容安卓手机的生态。

目前,安卓手机尺寸在6寸左右,采用全面屏,长宽比在18比9到21比9之间。

办公电脑通常屏幕比例在16比9到3比2。

电视和游戏机的比例通常在16比9。

考虑兼容,微软的设备以16比9的比例比较适合。

尺寸方面,手机在16比9的情况下,基本不超过6寸,图标大小,字体都是在5寸到6寸设计,放大一些也不能太大。

如果用太大的屏幕,不能用手机生态,也影响便携性。

所以用7寸的1080P屏幕比较适宜。

处理器方面,微软上一代用855的定制版本,提高CPU频率,增加了GPU性能。

事实上,这种产品并不需要5G通信,有Wifi就够了。可以把晶体管资源用来加强CPU和GPU。

所以,这种产品用的处理器应该比同时代的手机处理器强一些。

譬如,在骁龙875的年代,可以多放一个X1大核心,把GPU多用一些,保持对同时代手机的性能优势。保证自己是当时最快的安卓设备。

不是手机,不用考虑长时间续航的问题,可以增加风扇来散热,保持外接电源下的长时间高频运行。

键盘应该采用蓝牙连接,可分离模式。这样有灵活性,既可以连接当作笔记本电脑,又可以分离,外接大屏幕使用。

用户日常可以携带作为高性能安卓平板使用,有同时代最强的性能。而在办公的时候,连接键盘就可以做长续航笔记本电脑。

这种产品才会有生态可用,才能适应办公加娱乐的需求。